新闻资讯 / NEWS
|
山东东辰时越静压制砖机助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应用处理东风着陆厂固体废料,变废为宝。大漠戈壁,酷暑炎炎,热浪滚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能源中心简易制砖厂房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砖头,从机器里传出,从材料配比、混合、压制,到出砖、打包,自动化生产设备,流水线工作流程,日产方砖1-1.5万块。 “这些砖头的原材料就是我们发电生产锅炉产生的49%的废渣、37%的粉煤灰,加上14%水泥,混合静压免烧而成,砖的强度平均达到30兆帕以上,主要用于中心绿化、美化建设地面铺设等。”东风能源中心制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制砖厂的成立,结束了只生产不治理的历史,开启了边生产边治理的新阶段,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东风能源中心锅炉系统总师、制砖厂负责人刘继平说。 中心发电厂,建于1958年,一直沿用火力发电的模式,是航天发射和场区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的主要来源。在60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废料。在这期间,东风能源中心也想过许多办法来处理这些废料,但是苦于成本、交通运输等现实情况,一直没有得到的妥善解决。 “大概十年前,我们做过规划,先后出过三套方案,最后都没有落地;五年前在设备引进这块,我们又专门写过方案和论文,还是因为成本的问题搁置了。”刘继平介绍说。 谈及砖厂成立,刘继平介绍,一个是亟需处理好单位“三废”(废固废液废气)的问题,在废气废液方面都处理得比较好,比如废液就是污水处理,现在场区的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废固就是指固体废料,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处理。特别是,2019年发电厂改造完成后,煤渣和粉煤灰全部排放在电厂的周围,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且粉煤灰质轻量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近年来,中心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场区绿化、美化、硬化改造,对地砖的需求量增大。 结合现实情况,今年1月份,东风能源中心成立了调查组。先后3次外出调研,了解周边发电厂灰渣处理情况,调查制砖设备,赴厂家实地调研。 “经过调研,我们基本了解了市面上制砖工艺流程、用途、成本等情况,最后,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与设备生产厂家协调,提出了相关工艺改进需求,定制生产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设备。”刘继平介绍。 制砖设备于今年6月中旬进场调试,经过安装、调试、培训,7月中旬开始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目前主要生产20x10x6(cm)规格的方砖,后期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模具,生产不同型号的砖。 制砖厂的成立,是东风能源中心“三废变三宝”的具体实践,近年来,该单位始终把创新发展贯穿于发供电和水暖生产全过程,在工程建设、技术改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大力研究和推进新设备、新技术,设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系统可靠性安全性显著提升,有力提升了单位高质量发展。 设立科技创新学术委员会,成立7个工匠技术革新团队,瞄准技术难题和隐患问题。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展课题立项和技术攻关,鼓励和支持大众创新,倡导岗位人员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革新,形成“三新三小”科技成果34项,以岗位小改造促进单位建设大发展。 快速消耗灰渣,就是基于“三新三小”中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我们现在制的砖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水泥,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调研,与各界合作,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减少水泥的比例,甚至达到完全不用水泥的程度,更加绿色环保高效,提高利用率。”刘继平说。 在调研的过程中,刘继平和团队成员不仅考虑到单位的灰渣等废弃物的利用,也考虑到了中心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现在这套设备消耗建筑垃圾也是没有问题的。后续,基于新材料的运用,还将拓展更加广泛的用途,比如发射场导流槽的新浇筑材料的运用,东风着陆场临时停机坪快速建设等。” |